去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,總結三年來的經驗教訓,需要提醒的是: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要注重傳統村落的保護,讓我們的鄉愁有寄托之所。
△涇口村農房林立
保護傳統村落,應保護好老建筑。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,需要拆破拆違,但不等于一拆到底,要像對待文物一樣對待老建筑,梳理存留的老建筑、老街、老碼頭等,研究其歷史價值,采取有效措施,在保護好的前提下,修舊如舊全面修繕,讓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遺存依然“健在”。
保護傳統村落,要留住老居民。人是村落中的主體,如果少了人的活動,傳統村落就沒了煙火氣。在整治過程中,我們鼓勵農村人口進城入鎮的同時,對于傳統村落應該例外,讓世代居住的老居民,堅守住這片歷史傳承。
△“退休”的收割機承載著農耕記憶
保護傳統村落,要傳承歷史文化。傳統村落,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。如果缺少了歷史文化,傳統村落就會失去靈魂。要挖掘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,講好歷史故事,傳承民俗文化和山水文化,保護好文學、藝術、歌舞、習俗等非物質文化。
保護傳統村落,要堅持系統思維。傳統村落保護,涉及方方面面。要加強研究,出臺政策,令行禁止,開展全方位保護。要堅持規劃先行,統籌做好修繕、旅游開發等各項工作。要加強宣傳引導,提高保護意識,人人為家鄉“代言”,讓傳統村落在保護中發展,切實留住魂牽夢縈的那方凈土。(鹽城 王彥)
請輸入驗證碼